
爨氏

爨[cuàn]氏本中原南遷漢民,《爨龍顏碑》稱爨氏為班氏后人,到東漢末年,班氏因功受封食邑于爨地,因此就以“爨”作為他們的姓氏,即“采邑于爨,因氏族焉”。到蜀漢時為南中大姓,然后“遷運庸蜀,流薄南入”,落籍于滇。東晉成帝康五年(公元339年),爨琛獨霸寧州,其家族分統各地,至唐玄宗天寶七年(公元748年)南詔滅爨的400余年內,爨氏以刺史、太守、都督等各種封號名義統治南中。由于當時中原王朝的衰落或國家的分裂,朝廷無力經營南中,使爨氏形成“開門節度,閉門天子”的稱雄局面。
-
1 歷史背景
-
2 政權
歷史背景
爨族是一個以血緣為紐帶的部落族群,其統治階級與孟、雍等家族各霸一方。爨氏,東晉時獨霸寧州,其勢力所控制的地區稱爨地。道光《云南通志·南蠻志·種人》說:“爨,無姓氏,其稱爨者,從主姓耳?!边@就是說,爨族是由生活在爨地并以有親緣關系的部落族群組合而成的。
東晉以后,爨氏內部互相爭奪、兼并、分裂,至唐代初葉分為東爨和西爨,唐朝時期爨族內部也有烏蠻、白蠻的稱呼。
政權
自爨氏得勢后,南中所有居民均受其統治,爨氏與當地夷民不斷的融合,被稱為爨人或爨蠻,所居區域稱為爨地。
爨氏以昆川為中心建立了長達四百多年的政權,又稱“爨氏政權”。
- 瀏覽次數 : 1067
- 編輯次數 : 0
- 最近更新 : 2022-11-01 11:20:15
- 創建者 : 段公舉
百科目錄
- 1. 歷史背景
- 2. 政權